高质量完成“满天星”计划目标 重庆跻身全国软信产业“第南宫28官网- 南宫28官方网站- APP下载一梯队”
2025-09-29南宫28官网,南宫28官方网站,南宫28APP下载
9月28日,上游新闻记者从市经济信息委获悉,截至今年7月底,我市已高质量完成“到2025年实现使用商业楼宇面积200万平方米,新增软件企业上万家,新增从业人员20万人,新增软件业务收入1000亿元”的“满天星”行动计划既定目标。预计今年内,全市软信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有望达到5000亿元,成为“33618”现代制造业集群中首个达到5000亿级的支柱产业。
2022年7月,市政府办公厅印发《重庆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“满天星”行动计划(2022—2025年)》,由此我市施展推动软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“组合拳”。3年来,围绕“人气聚起来、楼宇用起来、产业兴起来”目标,我市聚焦“人才、企业、场所、场景、生态”5项关键要素,扎实推进“满天星”行动计划,全市软信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。
才聚而业兴,力达而功成。随着“满天星”行动计划推动实施,一大批软件企业纷至沓来,一批批软件人才竞相来渝。
重庆市坚持把人才置于战略核心,紧扣产业需求精准引育,构建多层次人才体系,实现人才“引得进、留得住、用得好”。
征集行业教师1118名,编写教材702套,开设课程1251门,累计培养软信人才3.5万名……每一个数字都是“超级工厂”为全市软信产业注入的源头活水。
自2024年起,全市整合市内龙头企业、高校、培训机构等单位,创新打造15家软件人才“超级工厂”,以企业需求为导向,定制化培养软件人才。出台《软件人才“超级工厂”建设实施方案》,制定评价管理办法,形成“政府、企业、学校、行业协会”四方联动的培养机制。比如,重庆科技大学、长安汽车等组成联合体,聚焦汽车软件这一方向,通过产教融合、定点培养,培育专业化、复合型软件人才。并依托卓越工程师学院,聚焦于智能汽车、智能制造以及产品创新等三大核心领域,通过项目驱动方式培育人才。
此外,各区精准施策,多措并举创新人才引育机制。比如,渝中区出台人才“黄金十二条”“青创十条”等政策,建立就业见习基地10个,新增软信从业人员6.8万人;南岸区创新“飞地引才”模式,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设立4个市外人才服务中心,出台“江南菁英”人才政策,新增软信从业人员3.1万人。
三年来,全市共新增软信从业人员26.3万人,个税汇算申报人员中市外户籍占比增加3.5个百分点、达到30.5%,产业对市外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强,实现“从业人才规模、市外人才占比”双提升。
成功入选2025年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、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,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与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86.1%和63.9%,均居西部首位……耀眼成绩的背后是全市场景开放和创新应用的新跃升。
应用场景是软信产品的“试验场”。近年来,全球科技企业加速布局人工智能发展,产业规模增速进入快车道。重庆加快实施“AI+”行动,推动软信企业赋能制造业转型,创新构建“产业大脑+未来工厂”模式,持续培育建设15家AI赋能示范型未来工厂,启动建设工业领域12个行业产业大脑和8个细分行业产业大脑。建成数字化车间1231个、智能工厂211个,其中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22个、数量西部第一。建成国家级5G工厂34个、数量西部第二。重庆美的、重庆海尔成功打造全球“灯塔工厂”,实现我市在该领域零的突破。
“通过开放应用场景,引导各方参与,不仅为新技术、新产品提供应用机会,还有助于招引一批国内外领先的软件和业企业,在加快场景打造的同时,带动本地产业发展。”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说。
三年来,全市新增软信企业1.72万家,累计培育国家重点软件企业4家、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软信企业27家、市级“北斗星”软信企业2家、“启明星”软信企业11家,新增百亿级软信企业3家、十亿级软信企业20家;全市累计发布应用场景4117项,建设规模超342亿元,吸引600余家重点企业落地,成功入选国家“数字中国建设综合试点”。软信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从2021年的2824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4201.4亿元,增长近50%。今年上半年,重庆市软信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42.1亿元,同比增长18.3%,全国排名第八位,较“满天星”行动计划实施前进位三名,跻身全国第一梯队。
走进两江新区,6000余家企业蓬勃发展,上百栋楼宇“群星闪耀”,成为重庆市软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。
为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全市持续提升楼宇及园区能级。比如,两江新区升级改造16个区级软件园,打造超1万平方米“拎包入住”载体空间,构建一站式软信企业服务体系;渝北区仙桃数据谷成功创建西南首个软信领域“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”,三年来园区营收、从业人员分别增长37%、32%;重庆软件园总体规划面积110万平方米,布局建设四大片区,目前入驻软件类企业2900余家,实现软件产业营业收入约338亿元。
三年来,全市累计盘活闲置楼宇375万平方米,打造各类软信产业园26个,市级“满天星”楼宇29处,成功获评“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优秀地区”,入选全国“车路云一体化”、工业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,建成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终端关键软件协同攻关和体验推广中心,产业承载能力大幅增强。
优化政策服务平台,建立软信产业服务专员制度,打造“企业码上服务”综合场景应用,线上线下“点对点”高效服务52家市级重点企业和575家区级重点企业。举办汽车软件开源大赛、数字产业生态大会、微信小程序开发者生态大会等系列重大活动,连续举办四届中国工业软件大会、两届智能汽车基础软件生态大会、三届“满天星”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,行业发展氛围更加浓厚、影响力显著提升。
下一步,重庆将迭代升级“满天星”行动计划,加快实施“AI+”行动,以AI应用赋能软信产业发展,突出建“智能体”、聚“人”、用“数”、促“融合”、育“主体”、优“生态”、强“载体”、活“氛围”,推动企业“铺天盖地”、形成“满天繁星”,加速实现“人才聚起来、产业强起来、生态优起来”。